接到“十堰市公安局领导”电话,她15万现金差点没保住……
“你现在必须立刻动身
到南京市公安局报到配合调查!
否则,后果自负,
法律责任你承担不起!”
接到“公检法”人员的电话
你是否被唬住了?
近日
房县青峰派出所
闻警而动
与银行工作人员紧密配合
成功按下“止损键”
为群众避免了15万元的巨额损失
展开全文
7月1日13时许,正在午睡的王某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,对方自称是“十堰市公安局领导”,语气威严急促。“领导”告知王某,其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冒用,在江苏南京涉及一宗200万元的重大贷款诈骗案,案件已立案侦查,性质严重。“你现在必须立刻动身到南京市公安局报到配合调查!否则,后果自负,法律责任你承担不起!”电话那头的“领导”声色俱厉。
这突如其来的“犯罪指控”如同晴天霹雳,瞬间让王某慌了神。紧接着,对方主动发起了视频通话。视频中,一名身穿“警服”的男子赫然在目,其身后办公室的布置,竟与王某印象中的本地派出所颇有几分相似!
这极具迷惑性的“铁证”,彻底击溃了王某的心理防线。看着“领导”严肃的面孔和“官方”的背景,王某对自己卷入重大案件深信不疑,顿时六神无主,恐慌万分。
在视频了数个小时以后,诈骗分子以“案件高度机密”、“需配合自证清白”为由,遥控指挥王某在手机上下载了数个陌生App。对方声称这些是专用办案软件,要求王某必须在App内进行操作,并不断施压,告知王某如拒不配合调查,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,命令王某立即将其名下所有存款,转移到所谓的“公安机关安全账户”进行“资金核查”,以此证明其“清白”。
在骗子利用恐慌心理编制故事,厉声疾色的步步紧逼下,王某当天下午便急匆匆赶往银行准备取现。然而由于时间已晚,当日无法完成大额取现操作,王某便预约了次日的大额取款,准备将辛苦积攒的15万元悉数取出“配合调查”。
7月2日一早,得知情况的青峰派出所民警陈华琛火速行动,对王某亮明身份,但王某依然半信半疑、心有余悸,一口声称自己取钱是为了给女儿买房,陈华琛耐心细致地剖析骗局漏洞,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、话术陷阱一一拆解。在民警专业、耐心的劝导和银行人员的佐证下,笼罩在王某心头的迷雾终于被拨开,她如梦初醒,删除了涉诈联系人和涉诈App,下载了国家反诈App。
为确保王某资金绝对安全,民警陈华琛又联系银行部门采取了其他防护措施,加强了王某“钱袋子”的安全防护。同时,民警还联系了王某的家属,如实告知了事情经过,提醒其家人近期多关注王某动态,如有异常务必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咨询或报警。
“冒充公检法”诈骗套路揭秘
第一步
骗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电话,准确说出受害人的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与家庭住址,以此获取信任。
第二步
骗子谎称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、诈骗等,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,并且借“公检法”之名突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,使受害人陷入恐慌,失去判断能力。
第三步
骗子要求受害人添加联系方式,通过聊天软件发送所谓的“逮捕证”“通缉令”等虚假法律文书,甚至还会通过视频通话展示虚假办公环境、工作服等,进一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。
第四步
骗子声称为“调查办案”需要,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“资金清查”,或引导受害人将资金转至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一旦受害人按其要求操作或转账,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部转走。
“冒充公检法”诈骗
常见话术关键词
01
“安全账户”
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,提到安全账户、清查资金、转账汇款的,都是诈骗!
02
“屏幕共享”
凡是自称公检法人员,要求下载会议软件、开启屏幕共享的,都是诈骗!
03
“电话转移”
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,主动“帮你”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,都是诈骗!
04
“通缉令”“警官证”
凡是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,通过网络出示“通缉令”“警官证”的,都是诈骗!
05
“线上笔录”
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、QQ、微信做笔录的,都是诈骗!
06
“自证清白”
凡是要求前往酒店、家里、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,都是诈骗!
长安哥提醒
如遭遇诈骗
请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
及时拨打110或到公安机关报警
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
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
以免遭遇连环骗局
导致损失扩大
来源/十堰长安综合平安房县
编辑/一楠、韩晓玲 责编/国华 终审/徐婧
评论